徐秀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初春季节多发病症

发表者:徐秀 人已读

一、口腔溃疡

宝宝这二天突然发高烧,不肯吃东西,又哭又闹,口水还特别多。有时看上去他很馋想要吃东西,但喂他的时候,除了牛奶、白开水外,其他食物很难入口,并又开始哭闹。妈妈扳开宝宝的嘴巴一看,不得了!宝宝口腔里出现许多小溃疡,在牙龈、舌、颊粘膜、唇粘膜、咽喉部等处都有。

怎么会发生口腔溃疡呢?口腔溃疡引起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还是由病毒、霉菌或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些是因为膳食中长期缺乏B族维生素造成的。

患有口腔溃疡的宝宝通常表现为吃东西时哭闹,流口水多,在口角、牙龈、舌、颊粘膜、唇粘膜、咽喉部等处均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粘膜溃疡,上面带点淡黄色,旁边有一圈红晕。大孩子往往会告诉家长,他的嘴巴很痛;而小宝宝则会没有其他任何原因的哭闹不休。

口腔溃疡护理要点:(1)多给孩子喝温开水或温牛奶,也可用芦根煎汤,给孩子喝,每天少量多次。(2)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饮料。(3)做好口腔清洁卫生,避免用不卫生的毛巾去擦口腔。(4)到医院请医生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如在溃疡处涂一点锡类散、冰硼散等中药;霉菌感染的可涂制霉菌素甘油;适当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

预防口腔溃疡可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口腔清洁卫生。每次喝奶或餐后给宝宝用白开水漱漱口;不用不清洁的布去擦拭宝宝口腔。(2)宝宝的所有餐具均应在开水中煮沸消毒。(3)不要给宝宝喂过热的奶或饮料,以免烫伤其娇嫩的口腔粘膜而宜感染,引起溃疡。(4)饮食中,注意粗细搭配,平衡膳食,避免各类营养素的缺乏。(5)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哮喘

宝宝有点感冒、流鼻涕,妈妈开始不注意,但到晚上咳嗽一下子变得非常厉害,而且咳的声音就像吹笛子一样,小脸憋得通红,看上去呼吸特别困难,根本不能平躺在床上。急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的支气管炎症,常常在小儿时期发生,如果处理不恰当,会延续终身。引起哮喘的原因有许多种,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就是孩子本身的体质比较特殊,属于过敏体质。常常有“奶癣”;外出遇风易流涕、打喷嚏等;家族中有人患哮喘或过敏性皮炎鼻炎等。外因是指过敏原。过敏原种类有许多,常见的有花粉、尘螨、杀虫剂、油漆等吸入性过敏原;有海产品、鸡蛋、花生等吃进去的食物过敏原;还有一些药物、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也可成为过敏原;此外,像寒冷的刺激、激烈运动、情绪波动均可引起哮喘的发作。

哮喘宝宝的护理要点:(1)一般哮喘的孩子需要较长时期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去治疗和控制哮喘,而且在家可以备用一些常用的控制哮喘发作时的吸入剂。(2)应积极寻找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孩子再次接触。哮喘发作时可让孩子处于半卧位,缓解其呼吸困难。(3)注意休息,避免过多活动。(4)注意保暖。(5)饮食清淡宜消化,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哮喘的预防:(1)应尽量避免让哮喘儿童接触过敏原,如对食物过敏的避免这些过敏食物的再次摄入;对花粉、尘螨过敏的,则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外出上公园带上口罩,家内定期用吸尘器吸尘,少用地毯或毛毯。(2)避免激烈的活动和情绪波动。(3)在寒冷的季节里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寒冷刺激,寒风凌厉的冬季外出宜带上口罩。(4)鼓励孩子参加日常活动和体格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尽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5)必要时可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三、流行性腮腺炎

妈妈早上起来发现宝宝的耳根部突然肿起来,好像一个晚上,宝宝脸蛋一下子“胖”了许多,轻轻一碰,孩子直叫痛,摸摸额头好像还有点热度,妈妈急带宝宝去医院,医生说宝宝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要隔离治疗。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入侵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叫“大嘴巴”。主要通过飞沫的吸入传播,因此,容易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学校里相互传染得病。孩子得腮腺炎后,最早出现是耳朵下面肿、疼痛,2~3天后开始发热,然后脸的下半部肿得更加厉害,开始只有一边肿,后来发展到两边都肿,有的甚至连下巴也肿起来了。热度一般在1~6天内退到正常,而腮帮之肿胀要1~2周后才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要点:(1)在家或住院隔离,不要让孩子再到外面玩耍,防止疾病的传播扩散。(2)卧床休息,减少活动。(3注意口腔清洁,多喝水,可经常给孩子喂一些盐开始漱漱口。(4)饮食清淡,忌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汤、牛奶、稀饭、面条等,尽量减少口腔咀嚼动作,以减少孩子的痛苦。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1)在疾病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去空气浑浊、不流通的公共场所。(2)集体机构一旦发现有腮腺炎患儿,应立即对患儿进行隔离,并消毒环境。(3)广泛推广疫苗的接种,对1-14岁儿童和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本文是徐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4-05